今天讀了兩個小時清末小說概論,思潮起伏,自認人生思想進入新的階段。常常聽聞很多高中生說自己國中時怎麼那麼幼稚之類的話,我更覺得昨天的那個我,甚至連幾個小時之前的那個我,怎麼那麼幼稚!

對大多數學生來說,學習都是一件痛苦的事,我也不例外,而且不知為何,從小我就不關心社會,是非常非常漠視的那種,只活在自己的象牙塔中,因為厭倦新聞中層出不窮的殺人放火勒贖搶劫,又因小時候多讀了一點點書,自命不凡,看不起人,自以為孤傲不群,甚至不屑與人交,雖然多少也通一點人情事理,但其實心裡的那份孤僻是藏不住,別人自然漸行漸遠。

因為在社交圈中備受排擠,油然而生無邊無盡的寂寞,渴望被接受,渴望被了解之下,寫文章變成我對外唯一的溝通管道,曾經以文筆好為傲的我,如今卻寧可不要,因為寫來寫去寫到最後,文章一開始那份真實的感動與衝動,都會漸漸被風花雪月的詞藻取代,到文末已全無價值可言。自我蒙蔽了那麼久啊,到如今心中藏了很久的謎團才豁然解開,懂了為何圖書館主任總是叫我丟棄充滿「之乎者也」、「嗚呼哀哉」不合時宜、堆砌文字的玩意兒,多寫反映社會現實,於社會有利的文章。我當時滿腦子不以為然啊,我寫東西就是為了逃避社會,紓發我的「雄心壯志」,看會不會有「知己」出現,跟我一起唾棄這滾滾紅塵,你卻要我寫什麼反映社會的東西。這幼稚的想法,乃是所謂「半瓶水,響叮噹」,讀聖賢書,自以為懂了,卻是一知半解,很多道理是要經過時間和歷練才能懂得,文字只是輔助,但真髓卻是不可言傳的,世上沒有人能跳過中間那一段,直接達到超然的境界,青春必要愚昧,才得成長。

看著這一本又一本的黃金屋、顏如玉,前人古訓,曾經,我自認為是「君子」,《論語》裡面的章句背的滾瓜爛熟,動不動就要現一下,卻不知「天下之事,壞於奸臣者十之三四;壞於不通事故之君子者倒有十之八九。」(《老殘遊記》),真的,書要讀的多了,才知自己有多麼不足。我以前知道的事多麼的表面呀!我知道做人要謙虛,知道被人稱讚,要趕快說「不敢、不敢」,其實心裡多麼得意非凡;知道做人不能貪婪,嘴上說著「你多拿一點。」,心裡卻盤算著,怎樣搶到最大的那個;知道要多禮讓別人,嘴上說著「你先、你先」,手腳卻爭先恐後......才知道,我是偽君子,還不如真小人。

活在世上十七年,如今,才知道最無藥可救的是自己,讀了那麼多拿來炫耀的知識,沒有一項是真懂,也沒有一項滲到我年輕的心靈裡去。其實最偉大的真理,就藏在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裡,我們會不斷的掉落,不斷的愚昧,不斷的傷心,直到有一天,我們看透了這世界的種種,看盡了世間是非,了解了青春的困惑,才算真正學會!人活著就是不斷在學啊!而讀書,是前人把一生悟來的道理,化成最精鍊最易懂的文字,呈現在後人面前。而我們這些後生小輩,又怎麼期待在幾年內,把別人一生才悟到的真理看盡呢?

世界是那麼的廣大!為什麼我們總是只看到眼前,跟師長嘔氣,跟同儕衝突,斤斤計較成績分數,汲汲營營小小的快樂呢?雖然,我們會變成這樣只關心書的骨架而不關心書的靈魂,不能說跟這變態的教育制度無關。但,除了眼前,聰明似我們,創意似我們,為什麼不能多想想,那些最簡單的話語中的深層涵意?想為什麼這些看起來窮及無聊,窮及陳腔濫調的文章,為什麼可以流傳千古?可以讓那麼多人感動、傳頌?沒有什麼事是沒有原因的!只是世人懶的想,只是世人總被教育和媒體,蒙蔽了雙眼而已。

我光光是讀了幾頁國文,就覺得之前,整個建構我這個人的人格、信念,都被瓦解了、重組了,何況茫茫書海,每一本都是一生血淚之後的省思,我相信,世間一切學理,像我曾經厭惡的數學啊、物理啊,一定也藏著我所不知道的秘密,等著我在人生哭過笑過之後去領悟,千萬不要以為理科跟生命無關!你看那力矩學,豈不就是我們考試念書最好的樣本?施力是努力程度,施力臂是時間,力量大不一定贏,時間長了,就算小小的努力,力量也會大的驚人。還有摩擦力,豈不是「萬事起頭難」的見證?在靜摩擦力的階段,所有努力都被摩擦力吞掉了,所以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放棄,但是一旦過了最大靜摩擦力,再來動摩擦力就不會變了(可別以為成功之後就沒阻力了喔),物理原理竟可以解釋人間真理,神奇吧?(前述二例是引用本校理化老師登於校刊上的佳文,非我聰穎所悟......)雖然目前我還看不出來其他科目所蘊藏的奧義,但至少我了解了這點,學習能更心甘情願一點了,慢慢來吧。

我這人一向不太會表達,之前以為我只是言語木訥而行文流暢的想法也是錯的,行文流暢只是因為比較懂得花拳繡腿的文字遊戲而已。以上文章如有語無倫次,辭不達意之處,敬請見諒,大概很多道理,我也還不清楚吧。

(本文在臉書、天空部落同步發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汐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